liunx配置软raid5
1.liunx 上挂载 3 块新的硬盘(我的是虚拟机直接编辑配置挂载上的,虚拟机添加新的硬盘要重启系统才能识别)
2. 新硬盘需要用 fdisk 进行分区,具体分区步骤见上一篇文章
3. 如下是我将 3 块硬盘都已经做好分区,这里为了实验,每个硬盘都是单独一个分区
4. 安装依赖包
yum install -y parted mdadm
5.mdadm -C -v /dev/mdX -lY -nZ RAID 成员
或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X --level=Y --RAID-devices=Z RAID 成员
注:
-C 是 --create 的缩写,表示创建的意思;这种方法是创建把 RAID 信息写入每个 RAID 成员 superblocks(超级块)的方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v 和 --verbose, 显示创建过程中详细的事件;
如果把 -C 或 --create 换成 -B 或 --build,就是创建 RAID 的另一种方法,不把 RAID 信息写入 RAID 成员的 superblocks(超级块)中,如果您试用,请自己尝试;
RAID 设备: /dev/mdX,RAID 设备在 Linux 中,大多是 /dev/md0,/dev/md1…… 第一个设备从 /dev/md0 开始。 比如你已经有 RAID0 设备是 /dev/md0,你再想做一个 RAID5,那就是 /dev/md1,以此类推;
RAID 级别 :
用 -lY 或 --level=Y 表示,Y 是 RAID 的级别。RAID 的级别有 RAID0 就用 0 表示,RAID1 就用 1 表示,RAID5 就用 RAID5 表示,RAID10 就用 10 表示。RAID 的级别是根据自己的使用方向和现有磁盘和分区个数来定位。如果你就想高速读写、大容量,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那就用 RAID0,如果对数据要求较高,可以用 RAID1 或 RAID5,再者就是 RAID10。比如 -l0 或 --level=0 表示 RAID0,-l5 或 --level=5 表示 RAID5,
-l1 或 --level=1 表示 RAID1,-l10 或 --level=10 表示 RAID10;
-nZ 或 --RAID-devices=Z 表示 RAID 成员的个数,比如我们把三个硬盘分分区做成一个 RAID,那就是 3 个设备。就要写成这样 -n3 或 --RAID-devices=3;值得注意的是 RAID0 和 RAID1 至少需要两个设置,RAID5 至少需要三个设备,RAID10 至少四个设备;
RAID 成员:也就是 RAID 的组成设备,要一个一个的列出来,每个设备后要用空格来隔开;比如我们把 /dev/sdb、/dev/sdc、/dev/sdd 三个硬盘做成 RAID0,在 RAID 设备这块,我们要写成
/dev/sdb /dev/sdc /dev/sdd ; 软件 RAID 的成员还可以是分区,比如 /dev/sdb1、/dev/sdc1 ……
举例我将三块新加的 3 块硬盘做成 raid:
mdadm -C -v /dev/md0 -l5 -n3 /dev/sd[bcd]1
fdisk -l 查看 raid
6. 将新做的 raid 格式化
切记,一定要格式化,不然挂载会报如下错误
格式化:mkfs -t ext4 /dev/md0
7. 做 raid 开机配置文件
/etc/mdadm.conf 作为默认的配置文件,主要作用是方便跟踪软 RAID 的配置,尤其是可以配置监视和事件上报选项。Assemble 命令也可以使用 --config(或者其缩写 -c) 来指定配置文件。我们通常可以如下命令来建 #立配置文件
echo DEVICE /dev/sdc1 /dev/sdb1 /dev/sdd1 > /etc/mdadm.conf
mdadm --detail --scan >> /etc/mdadm.conf
或 mdadm --examine --scan >> /etc/mdadm.conf
然后编辑 vi /etc/mdadm.conf 查看配置文件内是否有内容如下
8. 将做好的 raid 挂载到相应的目录上(挂载前做好挂载点)
vi /etc/fstab
然后重启检查是不是挂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