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创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是指通过自主创新,建立自主可控的 IT 底层架构和标准,优化升级全产业链实力和结构。信创产业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等一系列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其核心目标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1、特点

1.1 新质生产力发展

信创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1.2 产业推进策略

包括不忘初心,自始至终瞄准突破核心基础关键技术,建立自主工具体系、产品体系和生态体系;行业应用作为信创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以应用为抓手,向上健全产业发展核心技术,向下为数字中国发展赋能。

1.3 产业边界拓宽

随着金融、能源、工控、电信、交通、医疗、教育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陆续开启国产化替代进程和多元算力布局,信创产业的支撑范围将更广泛。

1.4 构建信创产业自主生态

实现产业创新升级,构建中国 IT 产业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生态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党政和重要行业的数字化升级,切实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

2、相关政策

2.1《“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

该规划包括五个部分,设置了“585”任务措施,即 5 个主要任务、8 个专项行动、5 个保障措施。围绕软件产业链、产业基础、创新能力、需求牵引、产业生态部署 5 项主要任务,旨在推动软件产业链升级,提升产业基础保障水平,强化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激发数字化发展新需求,完善协同共享产业生态。

2.2《“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该规划旨在营造繁荣有序的产业创新生态,发挥数字经济领军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资源共享和数据开放,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

2.3 国资委 2022 年 79 号文件

该文件部署了国央企信创国产化的具体要求和推进时间表,要求到2027 年央企国企 100% 完成信创替代,替换范围涵盖芯片、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等领域。文件明确了实施步骤和替换要求,标志着信创产业将从“关键环节、部分市场”走向“全产业链、全行业”的信息技术升级。

2.4《北京市关于加快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的政策措施,旨在加强技术突破,深化行业应用,加快优质企业培育集聚,优化完善产业生态,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高地。

3、发展进程

从 2020 年信创产业“元年”,我国信创产业进入发力期,在党政信创的引领下行业,信创行业开始全面爆发和整体布局。2023 年是进入信创全面推广的第三年,也是信创突破的关键之年,市场活跃、业绩增长、标杆项目频出, “适配生态“、”竞标中标“、”产品迭代” 成为行业关键词。经过信创三年大发展,信创产业正式迈入应用深化落地阶段,进入“真替真用”阶段。
2023 年,信创从党政信创走向全面信创(2+8+N),叠加政策催化及疫情预期转变,泛信创领域有望成为发展主线,行业信创正由试点转为全面铺开,真正的万亿级市场即将打开。伴随信创产业政策坚定支撑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双重促进,以及信创核心品类不断打磨成熟,国产化推进逐步由政策驱动转向政策 + 市场双驱动,信创产业后续将不断向“横向拓宽”和“纵向下沉”两方面持续发展,整体市场空间突破万亿。
“八大关键行业”(金融、电信、石油、电力、交通、航空航天、教育、医疗)作为现阶段国产化最为重要的增量市场,在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力下进入全面铺开阶段。

4、未来趋势

4.1 趋势一:“行业大模型 + 行业信创”将进一步助推信创产品在各垂直行业的深入应用。

4.2 行业信创必将加速从基础办公、经营管理、向一般业务系统和核心业务系统的国产化演进。

4.3 数字经济时代,创新驱动发展,信创产业与数字经济加速生态融合。